感謝無線電視節目《最強生命線》的邀請,徐梓筠醫生特別和大家分享有關兒童生長和矮小症的資訊,令更多家長了解這個課題。

兒科專科醫生徐梓筠指出,其實人的身高大約有七至八成是受遺傳基因影響,其餘則與後天生活習慣有關。只要小朋友有充足睡眠、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,都有助骨骼健康發育。不過,有部分小朋友因為患上矮小症,身高明顯落後,需要進一步治療。

矮小症有不同成因,有時找不到明確原因,有時則與家族遺傳或生長發育遲緩有關。醫學界會將這些情況都歸納為突發性矮小症。針對這類情況,注射生長激素是常見治療方法之一。不過,只有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症、突發性矮小症或特納氏綜合症等,才適合使用生長激素,而且必須在生長板未閉合之前進行,否則效果有限。一般來說,女生到十四歲、男生十六歲左右,生長板便會逐漸閉合。

以九歲的曦兒為例,從幼兒園開始媽媽就發現她比同齡小朋友矮,甚至老師都懷疑飲食出了問題。經過詳細檢查後發現,曦兒每年身高增長遠低於標準,最終確診為突發性矮小症,醫生建議她注射生長激素,幫助骨骼正常發育。

徐醫生強調,家長只要及早發現和求醫,配合良好生活習慣,絕大部分小朋友都可以健康成長。

資料來源:TVB節目【最強生命線】 (2025年5月13日)